初冬的柯木塱,阳光灿烂,来自天南地北的7000个新品种,在这里孕育成长。它们是一代代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将成为中国种业的中坚力量。
12月8日,第十八届广东种业博览会专家组重点推介品种评选活动拉开帷幕,46名育种、营销等环节的专家组成评审团,按照玉米、番茄、南瓜、菜瓜、叶菜、茄子、辣椒7大类作物分组,对参选品种进行评选。
经过重重筛选,最终179个优质品种荣登榜单,其中玉米类8个、番茄类15个、南瓜类15个、菜瓜类12个、叶菜类37个、茄子类12个、辣椒类80个,成为第十八届广东种博会重点推介品种。(文后附重点推介品种详细名录)
邀请专家范围之广,人数之多,专业度之高,是广东种博会重点推介品种评选活动长久以来葆有生命力的三大特征。广东种博会每年广泛邀请各地数十名专家参与评选,参选品种涵盖国内外数千新优品种,参会人员数万人,是全国农作物品种研发和推广的“风向标”。此次品种评选由广州种子商会牵头承办,发挥协会的行业作用,旨在推动种业行业发展,为广大农民和种植户选择种植品种提供帮助。
文丨南方农村报记者 叶凤林 柯悦莹 杨锦坤

介绍田间整体情况,颁发专家聘书
直击评选现场↑↑↑
“这个甜度高一点”“这个清爽”“这个好看”……玉米组专家细细观察株型苞叶,时而掰下果穗品尝口感,一路赞不绝口。今年参与评选的玉米品种有250个,8个获重点推介。
“熟期较一致,长势好,参展类型丰富”,这是专家组组长、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胡建广对参展品种的总体评价。他介绍,今年展示的大部分品种成熟度合适,涵盖温带、泰系、中间型,甜玉米、糯玉米、甜加糯,糯玉米又有白糯、紫糯等多种类型,从表现来看,糯玉米更是能代表国内外育种领先水平。
品质是专家关注重点,抗性、耐储运性也是评选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目前大部分品种的产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了,一个品种有没有前途主要看它的品质、抗病性、抗倒性。”浙江省农科院东阳玉米研究所副所长王桂跃表示,鲜食玉米区域间不稳定,受气候变化和流通领域的成熟度影响比较大。“要想保证品质,运输也是一大关键。”
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哲喜也指出,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产量和卖相仍是目前市场关注重点,但不能再单方面追求个头来提高产量,应考虑从耐密植方面获得高产。”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专家史亚兴表示,从这次品种表现情况看来,国内热带甜玉米育种水平整体提升很快,尤其是品质提升明显。此外,甜加糯品种类型数量上有所增加,育种模式也有增加。“我更看重甜加糯类型和纯糯玉米,这是我们国家育种的强项。这次展示的很多品种都很有潜力,希望通过广东种博会能够让更多优质的糯玉米品种走出国门,带来增产增收。”



评选现场,下同
“这个品种硬度好、大小果均匀、花序好,可以作为备选。”番茄类专家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吴定华一边翻看番茄品种,一边召集评选专家们商讨。
据了解,今年番茄品种采用人字架栽培,整体长势比去年好,专家组成员纷纷对田间管理表示了肯定。
看一看,捏一捏,尝一尝,专家们从产量、抗逆性、硬度、大小、口感等方面进行仔细对比,从649个品种中挑选出15个重点推介品种。
“对于小番茄品种来说,风味是**重要的。”吴定华表示。消费者偏爱口感鲜甜的小番茄品种,“味道酸涩的小番茄品种将被一票否决。”广州南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泉明说。
“不同地区种植要克服不同的病害。”寿光南澳绿亨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涛表示,除了商品性好、外观漂亮、花序平展之外,番茄品种由于病害种类较多,还需具备多种抗性。“抗TY,抗青枯病、花叶病毒等多抗能力很重要。”安徽徽大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民族说。
“今年粉果的硬度都不错。”南宁桂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蒋月喜表示,粉果综合口感好,近年来耐储性和抗病性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未来市场上口感好的粉果品种将更受种植户欢迎。“栽培时要配合好田间管理,需要特别注意防雨水侵袭。”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黎振兴指出,“现在番茄的基地化发展很快,一般育种单位会对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从育苗开始进行‘一条龙’服务。”



据了解,今年参与评选的南瓜品种有488个,主要涵盖了蜜本南瓜、香芋南瓜、贝贝南瓜和西葫芦等类型。南瓜专家组组长、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黄河勋表示,南瓜品种评选可以综合南瓜的品质、坐果率、外观等多方面进行选择,其中南瓜品质尤为关键。
“这个南瓜现在挺流行的”“这种奶油南瓜跟其他相比就大很多了”“这个香芋南瓜品种走到跟前就闻到味道了”“这个贝贝南瓜挂果很多,很均匀”在经过一个个南瓜大棚后,专家们热烈地讨论着琳琅满目的南瓜。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勋志表示,目前市场上受欢迎的品种首先是优质,如贝贝、贵族类等南瓜品种,这些品种能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且在特定生态区域内高产稳产,容易种植。
来到香芋型南瓜大棚,专家们纷纷凑到南瓜前,仔细地闻着待选南瓜是否散发出香气。“香芋南瓜品质好的先决条件是能散发出香气,其次,外观上主要看果型,果型好的香芋南瓜市场接受度普遍较高。” 新疆艾格瑞特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涛说。
对于未来南瓜的育种趋势,黄河勋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的小型化,优质型小果南瓜正逐渐成为主流。他补充,“目前鲜食型南瓜育种已取得一定高度,而功能型、加工型南瓜的育种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凭借良好的抗逆性和耐盐碱性,未来南瓜在盐碱地、滩涂地和荒山坡地等将具有巨大的种植前景。”


今年展示的菜瓜品种类型丰富,包括冬瓜、苦瓜、丝瓜、节瓜、黄瓜、蒲瓜共407个品种。由于菜瓜品种类型多样,每种瓜都有各自的评判标准,为了客观严格地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评选专家刚来到冬瓜棚下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菜瓜评选专家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胡开林组织专家组成员达成一致:根据现有的菜瓜长势,按照既定比例客观做出评选。
“这几个长条形的大冬瓜类型还是不错的,整齐度也还不错。” 来到大冬瓜棚后胡开林被一个大冬瓜品种所吸引,但当他走近一看发现这个冬瓜明显有棱,便没了推介该品种的念头。广东和利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木溪也表示,冬瓜起棱厉害在生产上是不允许的,会使其外观品质大打折扣。
在胡开林看来,整齐度是决定一个品种能否获得推荐的先决条件。因此,每到一个瓜棚,他首先整体扫一下该品种的瓜型、光泽度等是否表现一致,然后再结合植株长势、坐果率等进行一一评判。“这个苦瓜明显比刚才看到的整齐度要好,而且整体长势很旺。”胡开林说。在经过其他专家鉴定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苦瓜可以作为一个候选推介品种。
目前华南地区菜瓜主要是苦瓜、丝瓜、节瓜、冬瓜等。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郑岩松表示,根据市场需要选育品种十分重要。“在品种选择时需注意市场需求的商品类型,目前市场上****的菜瓜品种主要特点有:商品外观好、皮色光亮,群体结果均匀一致,耐热性突出或耐寒性强,因此未来菜瓜品种培育应朝这些方向努力。”郑岩松说。



叶菜类品种共1438个,包括绿叶菜342个、花菜类238个、甘蓝类231个、白菜类194个、根菜类58个。最终,37个品种获推介。
适应未来趋势的新品种是一大亮点。例如直立型、松散型的西兰花新品种,备受评选专家关注。“这类品种适宜机械化采收,花蕾不散、商品性好,很有潜力。”专家组组长、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陈汉才说,“此外,受华南地区前期高温影响,耐热品种在此次评选中更具优势。”


菜薹方面,陈汉才表示,近年华南地区菜薹种植面积呈现上升趋势。市场对菜薹的需求,一方面要求分杈要多,产量高,另一方面,口感要好。
此次参选品种虽多,评审专家丝毫不马虎。在萝卜品种评选过程中,不仅要拔出来看看株型,还要切开看看有没有糠心,再尝尝口感。“还要整齐度好,你看,这个品种就很好看,这类板叶萝卜品种一般更耐热,旁边这花叶品种就更耐寒。”广州华艺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春山向南方农村报记者介绍。
从甘蓝品种的发展趋势看来,北京捷利亚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杰指出,综合性状要突出,例如多重抗病性、适应性、商品性、球形稳定一致性。“在综合性状的基础上,品质越来越重要,尤其沙拉口感型。”
“要品质好,还要营养丰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高富欣指出,未来甘蓝品质回归是大方向。“考虑到中国国情,品种逐渐小型化、细分化发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茬口、不同消费类型,未来品种种类多样化是必然发展趋势。
谈到大白菜品种,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刘晓晖表示,品质、抗性,缺一不可。此外,小型化趋势明显。“抗性方面,目前最强调的还是抗病性,南北方病害不一样,要求也有区别。”


“今年展示的茄子病虫害整体控制的好,红蜘蛛、螨类、鼠害等基本无发生,加之今年天气好,整体温度较高,结实率总体来说很高。”面对展出的350个茄子品种,专家们对展示效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了看清茄子的整齐度、果型和果色,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茄子评选专家组组长方木壬走进地头,俯身打掉多余的叶子,认真地看着各种类型的茄子。
“果型,果色,光泽度是茄子的重要商品性状,而产量、抗病性对于种植户也尤为重要。”方木壬告诉记者,市场上接受度高的茄子首先要好看,其次要好吃,肉质饱满软绵的吃起来口感较好。

目前,广东乃至整个华南地区以紫红茄品种为主,该类型品种抗性强,适应华南地区高温高湿的天气栽培,产量高,符合华南地区市场消费习惯。在一个紫红茄品种旁,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梁普兴停下脚步,用手旋转其中的一个茄子以观察其色泽均匀度,并不时摸一摸、掐一掐。“皮薄、嫩滑、品质好的茄子是今后不错的选择。” 梁普兴说。
茄子品种的选择会因市场的差异而不同,但品质要求均是朝着好口感转变。“因气候、种植区域等的差异,西南地区以棒型黑茄类型为主,华南地区以紫棒茄为主。近年来,两地对茄子的棒长要求有所下降,约30厘米即可,但对于品质和口感,两地市场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川广汉龙盛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春丽介绍。
除了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品种类型的多样化也成为一种趋势。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事业部经理李东欣介绍,以前线茄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线茄的种植范围越来越广,品种数量也在不断上升,目前线茄的市场占比正逐渐扩大。



辣椒是展示数量最多的一类作物,要从1724个辣椒品种中筛选出80个作为重点推介,这不是易事。专家们将辣椒品种分为6种类型进行评比,包括朝天椒、螺丝椒、线椒、尖椒、甜椒、泡椒,他们在田间弯腰观察、用手翻看、摘下品尝,仔细打分。
“抗性是**位的。”提到评选辣椒品种的标准,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辣椒评选专家组组长耿三省表示,专家组从辣椒的纯度、丰产性、抗性、商品性以及生长势等几个方面进行评比。
“今年的螺丝椒数量比较大,销售市场和研发机构的偏向明显。”耿三省说,螺丝椒或将逐渐取代绿皮青椒在南菜北运的地位。“朝天椒的鲜食类型果形大,硬度和商品性较好,长度达到了9~10厘米。”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雷建军表示,今年朝天椒的整齐度、抗病性和商品性提高了很多。“线椒的比例在下降,主要是品种的创新不足,都是老类型。”安徽华强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穆克利指出。
“广东地区近几年还是以青皮尖椒、线椒以及朝天椒为主。”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李颖说,另外,广东地区螺丝椒以及适宜大棚种植的黄皮尖椒面积有部分增加;而甜椒、泡椒和露地种植的黄皮尖椒面积有所下降。
总体而言,好的辣椒品种始终离不开商品性好、品质优、耐储运、抗病性强、适合鲜销或加工这几个特性。对于未来发展趋势,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荣云表示,“品质好、抗性好的品种将受青睐。”耿三省指出,“接下来市场将会更加重视口感、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辣椒品种。以后的品种评选中,我们也将减少同质化品种的评选,鼓励育种单位积极培育原创品种。”




第十八届广东种博会品种评选专家名单

第十八届广东种业博览会专家组重点推介品种
(未审定或和未登记的品种均是试验品种)
点击可查看大图
